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

2022-11-11 09:13:11 来源:

0 浏览 评论0  我来说两句

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

日前,“海丰维纳斯”轮抵达北部湾港钦州港区,标志着北部湾港-缅甸直航航线成功开通。资料图片

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

一辆重卡在陕汽汽车总装生产线无人工作站进行装配。新华社发

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

工人在某公司变速器零件数字化生产线上工作。 新华社发

【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·推动高质量发展】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、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、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,将加强督促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服务能力,为制造业关键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,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,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稳步增强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未来,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?

1 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

综合实力持续提升

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,占GDP的比重为28.1%,较上年同期提高0.5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.6个百分点。

专家认为,制造业增长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,也充分展现出我国制造业规模大、体系全、韧性强的重要优势。

“近年来,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.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.4万亿元,占全球比重从22.5%提高到近30%,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。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,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、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,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、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。

数据显示,我国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.4万亿元、3.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.8万亿元、6.3万亿元,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%左右。

此外,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。截至2021年年底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,较2012年增长23.5%。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,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.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.24万亿元,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,比2012年增加27家。

“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。”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说,当前,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。要以创新为动力,加快科技自立自强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推动制造业综合实力、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。

王伟表示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,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,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,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,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,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,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。

2 “并跑”“领跑”领域加速涌现

加快迈向中国创造

比头发丝还细、比纸还薄的高精度铜箔,能快速检测物料成分的激光成分分析仪……在9月举办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,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展出的“黑科技”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、点赞。

“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。”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罗俊章说,目前,我国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600多个,总计持有发明专利14万余项。

这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“蛟龙”潜海、双龙探极、C919试飞、“嫦娥”揽月、“北斗”组网、“九章”问世,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,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,从基础材料、基础软硬件到重大装备、重大工程,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,载人航天、高铁装备、北斗导航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日益加快,“并跑”“领跑”领域加速涌现,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迈上新台阶,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。

统计显示,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。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,智能手机、智能电视、节能冰箱、全自动洗衣机、变频空调、汽车等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
数据显示,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.78亿辆大幅增长到当前的3.1亿辆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,而且在续航里程、操控性能、充换电便利度、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。今年1至8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.2倍和1.1倍。

任爱光表示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,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,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,促进新技术产业化、规模化应用,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,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。

3 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

赋能产业转型升级

乒乓球教练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……在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等展区,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、机械臂等产品集中亮相,科技范儿十足。这些智能产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“成员”。

我国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,制造业向智能、绿色、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介绍,截至今年二季度,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.7%、75.1%,比2012年分别提高31.1和26.3个百分点。

数字化方面,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加快建成,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,石化、钢铁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。

绿色化方面,通过持续努力,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分别下降28%和16%,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.6%。

此外,服务型制造呈现蓬勃发展态势,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的占比持续提高,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%。

“然而,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数字化思维素养不足、发展基础参差不齐、产业支撑能力有待增强等挑战。”王建伟说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加强核心技术攻关,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,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,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,也是国民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主战场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需要科技创新、数字智能、绿色低碳三方面基础能力支撑。同时,还需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,加强国内国际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联动效应;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;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着力构建创新服务体系。 (记者 刘坤)

前三季度,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,占GDP的比重为28.1%,较上年同期提高0.5个百分点;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.5%、6.3%。

从2012年到2021年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.98万亿元增长到31.4万亿元,占全球比重从22.5%提高到近30%,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培育445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,成为产业创新的“策源地”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“集聚地”、重大创新项目的“承载地”和区域经济发展的“新高地”。(刘坤整理)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]

最近更新